年轻人花百万回农村建别墅,引发社会热议,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近期,回农村盖房养老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。实际上,在城里打工、回村里盖自建房的年轻人正在变多,在他们聚集的社交平台上,相关话题也越来越热。在小 ...
年轻人花百万回农村建别墅,引发社会热议,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近期,回农村盖房养老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。 实际上,在城里打工、回村里盖自建房的年轻人正在变多,在他们聚集的社交平台上,相关话题也越来越热。在小红书上,“农村自建房”相关笔记达28万篇;在B站上,与自建房相关的视频,每一条都吸引了近百万年轻人的观看,点赞量最高的评论是“这种农村自建房不比城里别墅差,甚至还要更好”。 2年花300万造别墅,等待很值得 33岁的邵小琴老家位于宁波余姚梁弄镇的下属村子,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得很快,回村造房子的人也多。2020年,老家隔壁的邻居老房子拆了重建。邵小琴想着,自己家有地,地段又好,手里又刚好有笔钱,要不自己也回村造一栋房子好了。 最要紧的是给爸妈养老。父母年纪大了,不喜欢住在城市里,住在村子里既能闲暇时散散步、和邻居说话,又能自己种菜、钓鱼,自由度更高。“哪怕借钱我也要给爸妈造一栋房子,让他们安心舒服地养老。” 丈夫的工作需要独立空间和灵感,两个孩子正是喜欢亲近大自然的年纪,自己从小就想在庭院里种花。老房子造了很多年,水管、电线老化,饮水也不方便。 种种考量下,邵小琴开始了自己的老屋重建计划。 2021年5月,原本的老房子拆除。2023年春节,紧赶慢赶,邵小琴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过年。 单层面积100多平米,按照邵小琴的设想,两层半的别墅设计成侘寂风,全屋装地暖,分出6个卧室,书房、影音室、娱乐室各有1个。厨房是开放式的,书房正对着四明湖,视野开阔风景好。客厅全部做了挑空,方便随时照看孩子。院子里还挖了个酒窖,给爸爸放酒,同时充当杂物间。 一家人在新房子舒舒服服过了个温暖年。花300多万在农村造一座别墅,邵小琴觉得很值得,“100分满分,自建房能打95分。” 2年3个月建成别墅做民宿 对小吴来说,农村自建房还意味着一份前景光明的副业收入。小吴老家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湍口镇,离当地有名的湍口温泉很近。 原本的老房子就打算拆除重建,拆除过程中,小吴听朋友说起了民宿。在当地着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下,小吴发觉这是一门很有前景的生意。 一个全新的念头浮现,不如把它打造成民宿,除了自住还能产生额外的收入。 小吴和父母凑了约200万,花费2年3个月建成一座单层面积140平米的3层别墅。7间卧室, KTV和麻将室各一间,2个阳台望出去就能看见湍口温泉和周边风景。 今年3月份,小吴的享也民宿开业了。曾经从事酒店行业的父母平时住在自建房打理民宿。周末时,小吴会从杭州回家帮忙打理生意。民宿的单间价格在300元到500元,包栋价格2000多元。“刚开始没指望生意会特别好,希望平稳一些,慢慢积累口碑就行。重要的是这个钱花出去了能挣回来,还不用背房贷。” 花100万在农村盖120平三层别墅 在万万眼中,这座花了110万建成的房子除了能让爸妈安心养老,也是圆了自己少女时代的梦想。 想在村里建房子的想法,最早可以溯源于她想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。 小时候,万万和家里人住在绍兴嵊州的老房子里。这座两层的老房子里只有三个房间,爸妈一间房,奶奶一间房。小时候弟弟和爸妈一起住,后来弟弟大了,每次回家万万都会觉得很不方便,“没有一间自己的单独卧室。”从那时起,她就想着一定要把老房子翻新成大房子,让家里人都能住得舒服。 这样的想法在工作有了积蓄后终于可以向现实推进。2021年底,新房子的主体落成,通风了几个月后,2022年万万紧锣密鼓地忙起了装修。 她几乎全权包揽了新房子的所有工序,紧赶慢赶,2023年1月10号,一家人终于搬进了新房。一楼的客厅和餐厅全部打通,南北通透,前后开窗,光线明亮。 这是一座占地约120平米的大三层,共有7间卧室,2个阳台,每一层都配有卫生间。此外,还配有专门的厨房、洗衣房、棋牌室。 “虽然历时久,花费很多精力,但一家人住在一起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,很值得。”万万感慨。 同样在大城市打拼的你,会怎么选? 城乡的两种生活让这些年轻人开始思考农村自建房的意义。更大的空间、更好的居住体验、更好的环境气候,也不需要缴物业费、买停车位,这是高性价比的自建房得天独厚的优势。 但年轻人们还不能完全割舍城市里的生活。相比城市,住在村里需要考虑教育、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。 “老家房子离医院比较远,开车也得50分钟,这也是爸妈将来在老家养老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而且以后小孩的教育肯定也得往城市走。” 为此,前不久,万万在杭州买了房。在她看来,老家的房子是休息和充电的港湾,但为了自身发展,长久住在老家并不现实。至于以后自己养老的问题,她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,“毕竟现在还很年轻,一切都还充满变数。” 邵小琴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幼儿园,在孩子上初中之前,她和丈夫不会长居老家自建房。不过,她对农村建房养老的看法很乐观。本身房子所处的地段交通就很方便,回城区只需要20分钟,各类基础设施也都比较完备。 “我造这个房子就是为了养老。除了爸妈住,以后我也会回去养老。小孩上了初中寄宿,我们回老家就没什么挂碍了。说实话我都想提前退休。”对未来,邵小琴早就有了更长远的规划。院子里的花园是自己的兴趣所在,之后还可以一二楼自住、三楼打造成民宿,或者将一楼改造成咖啡甜品店。在设计房子时,邵小琴就已经为日后可能的改造留足了空间,加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她对这座自建房的未来充满期待。 小吴对自建房的看法相当积极,除了共通的优势外,自建房做民宿还能为他带来额外收益。他直言,碍于杭州的房价,他并不打算在市区买房。买房后背上房贷,一旦被裁员或有其他变动,带来的经济压力是巨大的,而老家的房子是他生活的一张安全网。甚至,“我以后养老肯定是回自建房了。” |